建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负责审理辖区内劳动争议、侵权纠纷、离婚纠纷等民事案件,全庭共9人。多年来,民一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力求实现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运用多效机制,成功地化解了诸多的民事矛盾。
一、 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力求办案质量与效率的统一
民一庭主要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商品房买卖纠纷等案件,案件的标的虽然不大,但大多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群体性诉讼比较多,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针对民一庭受理案件数量多、涉猎法律法规繁杂,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全庭进行合理分工,划分明确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同时又提出“分工不分家”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民一庭建立了新颖的庭务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庭务会,审判人员集体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研究讨论,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解决了许多疑难杂案。在讨论研究过程中,办案人员不仅解决了自己承办案件的未解难题,给别人提供了好的建议,也从中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及办案经验。
2015年,在受理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和落实法院倡导的均衡结案、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思路,共审结471件,结案率达到90%,在全院名列前茅。其中调撤结案242件,调撤率达到51%。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张文汇、郑玉杰法官的结案率分别达到了93%和97%,成为大家的榜样。多人更是屡获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称号,全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 加强调解,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稳定
民一庭的案件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并且群体性案件较多,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涉法上访,为此全庭同志都高度重视案件的处理方法,树立全庭“一盘棋”的思想,在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当事人的心理诉求,制定相应的调解预案,加大调解的力度,分层次、多方位、多人次的进行调解,切实化解纠纷矛盾。2015年,李福龙法官处理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原告追款心切,情绪激动,被告因多种原因还款困难,李福龙法官在了解案件的事实和双方当事人各自的心理诉求的情况下,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双方在融洽的气氛下达成和解协议,原告主动撤诉。案件处理后,原、被告联名一起为李法官赠送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在一年几百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这样感人欣慰的事情很多,当事人露出的笑脸是我们不懈努力、任劳任怨的强大动力。处理案件过程中,也会有矛盾发生,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对办案法官的误解,也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民一庭副庭长刘小千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事人对案件处理不满,对承办人有误解时,副庭长刘小千经验丰富,总是以领导和第三人的角度帮助分析和调解,有很多固执并且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都被说服,解决了很多矛盾纠纷,为庭里法官们处理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三、 加强学习、凝心聚力,建设高素质团队
长期以来,全庭每位同志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超负荷的工作,但全庭每名同志始终以“能力大于职务“作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除了院里、庭里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外,每位同志都能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和业余时间主动进行自学,大家也会对疑难点进行讨论研究、虚心请教。全庭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业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015年这一年来,在全庭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民一庭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办理了多起在全区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为我院的审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民一庭全体干警互帮互助、协同作战,营造了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干警按照“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总体要求,践行公正司法,坚守本职工作,为全区司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